中國職業俱樂部在引援問題上有沒有“貓膩”?坊間傳聞頗多,無從查證。可以看得見的事實是,在中國職業聯賽踢球的外援“性價比”不高,水平明顯超出中國球員一截的外援很少,價格卻比中國球員高出不止一截。照理說,世界三流以下水平的中國足球,引進外援應該不是什么高難度的事。不是事的事為何就成了總也辦不好的事呢?
  先看中國職業足球生存的大背景。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產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由“斗私批修”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由“寧要……草,不要……苗”轉變到“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長期壓抑的個人欲望在物質生產領域釋放出巨大建設性力量的同時,利益或利潤的最大化也造成了對人性豐滿的另一種摧殘,形成了對人的精神價值的“自覺性”壓榨。靠狠斗私字一閃念調控的個人欲望如決堤之水,夾雜著泥沙污垢,一瀉而出,洶涌澎湃。人們急切而狂熱地追逐權力與金錢,傳統的道德與價值觀念在物欲的極度亢奮中消耗怠盡,新的倫理價值觀念又無從生長。中國足球正是在這樣一個“全民交征利”的背景下,開啟了所謂職業化改革的征程。
  再看中國足球引進外援的操作模式。中國足球外援引進工作算得上是一條“看不見的戰線”。其交易活動是在“貓耳洞”里進行的。各俱樂部的外援引進工作是絕對機密,事前沒有“可行性研究報告”,球隊最需要引進什么位置、什么特點、什么標準的外援、將對球隊發揮怎樣的作用及市場價格情況等等缺乏科學嚴謹的分析論證,基本沒有量化標準,給引援留下了太多的自由操作空間;事中的交易活動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接頭方式,經紀人與俱樂部引援問題上的“關鍵人”左右了交易結果;事后既沒有引援成果的評估與責任追究機制,也不公布交易成本,讓引援活動不僅失去了內部監督,也失去了外部監督的可能性。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的投資人在足球技術問題上都是外行,這道最后的“安全屏障”形同虛設。
  在“禮崩樂壞”的背景下,又沒有嚴密的制度約束、嚴格的監督與嚴肅的懲處,外援引進市場上的“水貨”泛濫是必然的。大概地磅在三條措施可以使球員引進的“水貨”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一是俱樂部完善外援引進的制度。其方法可借鑒重大商務活動的管理模式。二是足協層面也可以有所作為。規范經紀人制度與球員(外援、內援)交易制度。比如:建立統一的球員交易市場。經紀人有“貨”要賣,俱樂部要買“貨”,都到這個市場上來,把目前一個一個的“貓耳洞”挖開,變成一個寬敞明亮的交易大廳。三是事后公布交易結果,由“暗箱操作”變成“陽光采購”。倘若沒有什么“貓膩”,還有什么不可以大白于天下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靜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